WFU

網站頁籤

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

針灸的適應證有哪些?





從過去自己當患者被針,到當醫學生時聽課、跟診看到師長們針,一晃眼過去,自己也累積超過10年持針配穴解決各種病痛的經驗了。

針灸除了緩解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外,根據古書記載,許多內科症狀也都是針灸的適應症。例如手陽明大腸經上赫赫有名的合谷穴,任何一本參考書都會寫超過10項的主治項目,從局部的上肢疼痛,頭面部的頭痛,頸項痛、目赤痛、鼻塞、齒痛、咽喉痛,到腹痛、便秘、閉經......等,都是合谷穴的治療範圍。可見,針灸能廣泛應用在止痛及各種身體症狀,是不容置疑的。

針灸,除了針刺以外還有艾灸,我個人比較常應用的有艾條灸及針上灸,兩者的作用都是在針刺的基礎上,借艾火的熱力及藥效,達到溫通經脈,宣行氣血的功效,大多用於寒濕痺痛,不孕症,虛寒體質調理等。

醫師我頭痛你怎麼針我的腳?


從去年起我開始應用譚針配穴的理論,譚針最大的特色,就是「患部不施針」和「立竿見影」。目前在處理各種痛症治療都有相當好的效果,例如扭挫傷、酸痛、麻痛、頭痛、經痛,針灸處置完當下患者都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減緩。

能夠快速見效的還有癢疹,針灸完搔癢的感覺會下降許多,能讓患者堅持著減少外用藥或者陷入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,很推薦給願意嚐試針灸療法的皮膚搔癢患者。臨床上也有些特殊的案例,例如乳房的急性化膿症狀,患者經過抗生素治療後緩解又復發,針刺退熱瀉火的穴位搭配中藥,也得到滿意且不再復發的效果。

患者常常問我「為什麼不是針我痛的地方?」我也常半開玩笑地回答「就別再欺負受傷的部位了吧!」其實遠端取穴(遠離疼痛部位找治療穴位)的最大優點就在於能在針刺的同時進行「動氣療法」,舉例來說,落枕的患者本來頸部活動角度受到限制,針灸選擇了手或者足部的穴位,同時間患者就可以動一動頸部,引導治療的經氣到患部,同時也可自行感受針刺後患部疼痛的緩解程度。

下回門診跟醫師討論看看是否適合針灸喔!


針灸的應用其實相當廣泛,國內外也都有許多期刊論文的報導。有些人對於細細長長的針穿進皮膚有恐懼感,其實,針刺的感覺只有少許的疼痛,或是不同程度的酸、麻、脹感,但隨之而來的感覺多是舒暢以及症狀緩解,下次不妨跟醫師討論看看自己的症狀是否適合搭配針灸治療喔!